工伤伤残鉴定标准些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大家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工伤伤残鉴定标准些 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解读
引言
工伤伤残鉴定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是衡量工伤职工伤残等级的依据,本文将工伤伤残鉴定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标准。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概述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主要包括《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和《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GB/T 16181-2014)。这两个标准分别适用于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等级鉴定以及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
工伤伤残鉴定等级划分
1. 工伤伤残等级划分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工伤伤残等级共分为十个等级,分别为一级至十级。其中,一级伤残为等级,十级伤残为等级。
2. 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划分
根据《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标准,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一级至四级。其中,一级为等级,四级为等级。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内容
1.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器官损伤程度:包括骨折、创伤、烧伤等损伤程度。
(2)功能障碍程度:包括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功能障碍程度。
(3)并发症:包括感染、畸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4)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穿衣、洗澡、大小便等生活自理能力。
2. 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
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疾病诊断:包括疾病名称、病程、病情等。
(2)功能障碍程度:包括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功能障碍程度。
(3)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穿衣、洗澡、大小便等生活自理能力。
工伤伤残鉴定流程
1. 申鉴定:工伤职工或其家属向所在单位或社会保险机构提出工伤伤残鉴定申。
2. 提交材料:申人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情诊断证明等。
3. 鉴定机构审查:鉴定机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安排鉴定。
4. 鉴定:鉴定机构组织专家进行现场鉴定,根据鉴定标准确定伤残等级。
5. 颁发证书:鉴定机构将鉴定结果通知申人,并颁发工伤伤残等级证书。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对于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有助于工伤职工及其家属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鉴定标准进行鉴定,确保鉴定结果的公平、公正。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上一篇:意外伤害鉴定伤残等级
下一篇:工伤伤残要怎样鉴定呢